关于说话:不要叠加态,不要反问句

今天在网上冲浪的时候,看到有人转发了关于河森堡的一条微博,聊到了现在简中内容量子化的问题。

也就是出于一些众所周知、令人发笑的原因,目前在中文网络上发表评论最安全的方式其实就是让自己的内容进入叠加态。所谓的正着理解没什么问题,反着理解也充满了讽刺的趣味,甚至中性地理解也有一丝智慧的奇怪感觉。

我并不打算过多去描述这种现象在文化上带来的长远影响,但是我想说的是,这种做法在日常的工作中,也是极度糟糕的。甚至很多人应该有所感觉,在过去的几年中,不好好说人话这个现象,已经先行一步开始侵蚀企业的公开沟通环境了。

而这样的侵蚀,也确实在过去很多年给我和我的同事们(至少是我欣赏的那批)带来了非常糟糕的工作体验。

不知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企业招聘的过城中,经常会招来一些技术水平并不是非常匹配其职级或报酬的同事,而这类同事中往往分为两类:

  1. 在意识到自己的技能树欠缺以后,在尽可能不犯错,不发表误导建议的情况下,玩命补课
  2. 为了防止别人识别出自己的水分,打肿脸冲胖子,依赖出色的口舌把老板蒙在鼓里,最后捂不住了赶紧跑路。

事实上,我觉得企业给候选人开虚高这件事情并无问题,定级本身只是对寥寥几次的面试的一个总结反馈。无所谓对错,招聘部门和技术面试官也都不是火眼金睛。

根据观察,第一类的同事往往会在一段时间的积累后,爆发出远超公司所开报酬的生产力和效能。这种情况无疑对企业来说是非常划算的交易。

但是糟糕的是第二类人。这类人最显著的特点有两个:

  1. 绝对不承认自己不懂
  2. 将业绩的包装视作比真实结果更重要的点,并擅长叠加态说话法

这两点的持有者能在职场大行其道并不是没有道理,大家也并非懵懂刚毕业的学生,但是个人的观察来看,这种现象的根因是整个社会舆论大环境对企业的一种污染。

一个怕说错话的舆论环境,一个充斥着火药味并习惯于拉旗圈地、标签异己的简中社交圈,必然会让这样的说话习惯渗透进入企业、学校、科研机构

《左传·宣公二年》有言: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本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是现在整个舆论场已经越来越不能容忍有人发出和自己想法不同的声音。无论是客观的事实错误,还是观点上的意见分歧,都可以招致狂风骤雨一般的声讨和辱骂。

以此,进入了职场,暴露自身错误的代价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巨大。但是通过欺骗,掩盖自己的错误的收益,也日益诱人。在模糊的中间地带,说话或者报告的时候,尽可能留足后续的扯皮空间,成为了所有职场人稔熟于心的必修课。

但是不幸的是,这些东西在计算机科学上行不通,你唯一可以期待的扯皮空间是高能的宇宙射线把你内存里的某一位打反转了,然而我们用的都是 ECC 内存,反弹你的反转。

尽管我不理解其他行业的运作方式,但是每每看到有人在计算机相关的事件上尝试用叠加态说话法的时候,一种强烈的滑稽感是难以避免的。

正如磁盘并不能因为模棱两可的描述,让 MBR 分区可以给你识别出 6 TB 的空间;数据库不会因随便乱糊的索引而减少慢查询发生的次数;某些知识不会因为说两句模棱两可的话变成可以己用的东西;靠着喊赋能对齐抓手,除了可以让 PPT 和说话者看上去更像是一个语言能力存在障碍的人之外,什么都无法实现。

计算机行业是一个逃避可耻且无效的领域。承认自己在某个领域是个菜鸟,并且多看一些相关的文档和论文,比说任何叠加态的浑话都有建设性太多太多。这也是为什么我喜欢它的原因。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以外,其实我觉得很多人也容易混淆 坦诚/直率说话冲 的边界。这里有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 “我认为对于 Ansible 执行结果的每一个点都进行 Molecule 测试是一个不划算的 trade-off”
  • “哪有那么多人力和开发周期给每一个 Ansible 执行结果做 Molecule 验证啊?”

两句话的内容其实差不多,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更常听到的是反问的那句。而反问句往往还会伴随着上面的叠加态语言发生。往往会是:

  • 一大段滚咕噜话 + 几句反问句

没反应过来的,甚至会觉得说话者很直率。而事实上,说话者同时犯了两个破坏坦诚交谈原则的错误。而这种说话方式的长期积累的结果,就是企业跨部门合作关系的崩解。

从我这些年的习惯来说,做到坦诚说话是一件并不困难的事情,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非要说的话,做好两点就够:

  1. 坦诚承认对某一点不懂,但是愿意去花时间看文档。
  2. 一律不准用反问句

不过我自己也经常犯这类错误,自勉之。希望未来更少给人带来迷惑感和不适感。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